长者浏览模式
长者助手长者助手 无障碍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广东地质职工大思政课”暨劳模宣讲会在穗举行

——以奋斗者姿态诠释地质精神,凝聚高质量发展力量

文章来源:广东省地质局  发布时间:2025-05-12  点击数:- 

5月9日,广东省地质工会举办“广东地质职工大思政课”暨“用创造拥抱新时代 以奋斗铸就新辉煌”劳模宣讲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全体地质职工勇当忠诚信仰者、奋斗实干者、创新践行者和团结示范者。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超,局一级巡视员敖文波,驻厅纪检监察组、省总工会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相关领导参加活动。杨超在致辞中指出,省地质局建局以来,涌现出了100多位劳模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局干部职工要以劳模先进为榜样,将个人成长融入地质事业发展大局,以学铸魂、筑牢信仰根基,以干促优、勇担发展重任,以行示范、凝聚奋进合力,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活动邀请6位劳模及先进职工代表,通过宣讲、视频展播等形式分享奋斗故事。

全国劳动模范卢进延,作为物勘院的高级工程师,将人生坐标锚定在祖国山河之间,每年以200余天的野外作业时长丈量南粤大地,多年累计完成基础地质调查、地热资源勘探、科学研究项目50余项。秉持“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精神,以山河为卷,用青春作答,不仅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物探职业技能竞赛中摘得桂冠,更在平凡的技术岗位上铸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成就。

省劳动模范,清远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薛朋,将人生热忱熔铸于深山寻矿的报国誓言。他带领团队白加黑一天掰成三天用,采用“测量-地质-水文-工程等”不同专业协同作战模式,这份坚守终成山河回响——探明超20万吨稀土资源储量,发现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1处、中型矿床1处,构筑起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的南岭屏障。

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测试中心高级工程师江海燕,是柔肩担重任,实现科研“新突破”科技兴农的巾帼英雄。她深耕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带领团队承接了7项省部级科研专项,收获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自然资源厅、省环保学会以及省地质学会的科学技术奖。在没有硝烟的“土壤里的战争”中,用智慧和汗水为生态建设作出了贡献。

省劳动模范童纪伟,作为地防中心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无数次冲锋在地质灾害防治一线。面对危险和挑战,他毫不退缩,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突破了无人化应急监测设备部署技术,构建了滑坡短临预警智能研判模型,研发了广东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决策支持平台,为应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智能辅助。

矿勘院的“铀矿勘探两代人”陈政三、吴继光,来自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提供了67.3%核原料的功勋单位,通过《从“争气铀”到“强国铀”》的传承对话,带领大家重温“三个全国第一”的激情燃烧岁月,展现了地质“三光荣”精神在时代更迭中的薪火相传。

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肇庆中心高级工程师兰荣贵,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战略紧密结合。他在雪域高原挥洒汗水,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重重困难,为塔吉克斯坦探获第二大金矿床,金资源量60.25吨,经济价值超400亿元。他的努力,不仅为增进中塔两国的友好合作和经贸关系贡献了地质力量,也让地质人的足迹闪耀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风采。

此次活动,还为韶关中心陈珲、汕头中心林耿伟、河源中心陈洪仁等3个新命名的“广东省地质局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授牌,进一步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价值导向。

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在主会场认真聆听了劳模们的故事,局属单位班子成员、技术骨干等近2000人通过分会场同步参与,共同感受了这场精神的盛宴。劳模们的事迹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地质职工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广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贡献地质智慧和力量。

(省地质工会)

CopyRight @ 2025 广东省地质局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48701号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地质大厦
邮编:510080
联系方式:020-37654302 传真:020-87600330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3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