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长者助手长者助手 无障碍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向地球深部进军——打响“广东物探”科创品牌

文章来源:广东省地质局  发布时间:2023-07-10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广东省地球物理探矿大队(下称“广东物探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开展人才培养,破解技术难题,地质科技创新活动始终以服务社会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取得显著成果。

矢志不渝科技创新,筑牢安身立命之本

1960年建队以来,广东物探队始终将物探技术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强队兴队之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该队全国地质系统劳模、广东省劳模袁宏基便开展了物探仪器研发,由他牵头研发的BJ-76型交流激发极化仪、DJJ-76型交流激发极化发送机等设备,有效提升了电法探测的精度与效率,在矿山及工程物探生产中广受好评。

进入新世纪,华南地区迎来经济发展高峰期,工程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物探业务纷至沓来。以饶其荣、李学文为代表的广东物探人,为解决岩溶探测方法精度差、成本高、效率低等 难题,通过长期岩溶勘查实践,发明了“管波探测法”,打响“广东物探”科创品牌。与其他物探方法比较,“管波探测法”具有成果准确、快速、异常易于识别、异常的地质解释具有唯一性、探测岩溶分辨能力强、垂向探测精度高等显著特点和优势,解决了岩溶探测的世界性难题。“管波探测法”被广东省列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收入新版《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等国家、省行业技术规范。

2011年,广东物探队被认定为首批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科创事业进入快车道。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物探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积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解决了多项物探核心技术难题。

李学文团队研发的《海(水)域地震勘探可控震源》,在江河湖海等场景中均可有效使用,兼容多道地震、单道地震、浅地层剖面等技术方法,彻底替代了电火花震源、气泡震源等进口震源设备,扭转了“卡脖子”的被动局面。

大队总工程师罗强和韩思旭等领衔研发的《大地电磁法软件“FastMT”》,实现大地电磁数据的快速自适应正则化反演,不再依赖国外公开的计算核心,且数据容量大、执行效率高,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广东物探队自主研发的《多源短偏移距频率域电磁探测法》,打破传统人工源电磁法远区勘探限制,在同等信号强度条件下,可观测区域更广、观测方向更为自由、数据信息更为丰富、探测更深、精度更高,该方法于2020年获得澳大利亚国际创新专利。

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进一步巩固了广东物探队行业领先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立足服务社会发展,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

长期以来,华南乃至全国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探测现场,都有广东物探人的身影。

物探重力测量成果在解决重大深部地质难题、提供深部地质信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作为省内唯一拥有重力测量资质单位,广东物探队先后承担完成广东、海南两省1:100万和1:20万区域重力测量任务,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选址便用上了这些成果。

近十多年来,广东物探队深耕海(水)域物探领域,圆满完成了港珠澳大桥、深中跨海通道、平潭跨海大桥、厦漳海底隧道、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雷州半岛水文地质调查等重点工程海上物探任务。团队坚持边生产边学习边研发,通过实践验证,先后研发《高灵敏度多道水听器》《压缩空气能震源装置》等一批海(水)域物探领域的创新成果。

运用综合物探技术探查中深部地热资源是广东物探队又一项“绝活”。清远三坑地热田、新丰云天海隐伏温泉、河源春沐园深部隐伏温泉等,见证了该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业绩。在珠海市城市地质调查“海岛地质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题中,主要目标是寻找地下淡水资源。这里岛屿面积小,基岩为花岗岩,风化壳薄,地形陡峭,极不利于淡水资源保存。项目组运用先进物探方法对靶区深部进行了探测,圈定了深部淡水富集区,科学选取了钻探位置。最终在东澳岛、外伶仃岛均探出优质淡水资源,可满足9000人应急用水需求,为岛上居民办成了一件大实事。

构建创新体制机制,树立鲜明创新导向

建章立制是鼓励科创有序发展的保证。广东物探队先后出台研发基金管理办法、产学研合作等10余项研发规定,每年立项一批研发基金,近三年累计自筹投入科研基金300余万元;在大队《生产经营管理办法》中,对科技创新类成果给予奖励,对科创人员在职务晋升、绩效分配、评先表彰等方面予以倾斜。

广东物探队现有多个内设科技创新组织。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全国劳模卢进延领衔,设领导小组、技术顾问、创新小组长,围绕承担的各类科研课题和项目,组织参加劳动竞赛、技术攻关等有创新属性的活动。

2018年广东物探队设立研发中心,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单位研发立项、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运维工作,至今先后牵头引进了Aether电磁法观测系统、120余道高低频节点式三分量地震仪、多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等先进设备。大队还健全了地质科学技术委员会,统筹全队各专业领域的精英,对全队各研发项目进行全过程指导,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跨部门、跨专业联合开展研发活动的科技创新模式,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技术能手,产学研进一步融合发展。

广东物探队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大力选树科技创新典型人才。近年来,全国劳模卢进延、广东省杰出工程勘察设计师李学文、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朋等先进人物广受媒体报道,形成全队上下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物探队)

CopyRight @ 2022 广东省地质局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48701号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地质大厦
邮编:510080
联系方式:020-37654302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3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