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至31日,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全国科技活动周及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圆满举办。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广东地质文化科普园、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等平台优势,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学科普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地质知识,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请进来”:厚植科学土壤,激发青春梦想
(一)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
5月12日,广东地质文化科普园提前为全国科技活动周预热,特邀肇庆中学附属学校百余名师生参与实践教育活动。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互动问答,院工作人员向师生们讲述了广东地质人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探、水文地质研究等领域的奋斗历程及重大成果,展现了地质工作者“三光荣”精神。学生们通过聆听地质故事、观摩珍贵标本,深入了解地球科学奥秘,感悟科技报国使命。活动以“提问—思考—解答”的互动模式,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引导其树立“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理想信念,为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厚植土壤。
(二)致敬核地科技工作者
在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广东核工业教育基地精心策划了系列特色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日献上了一份有温度的贺礼。基地通过线上科普问卷答题,有效普及了科技工作者日的历史及核工业相关知识,吸引了众多公众参与。同时,“电与磁”科学小实验和乒乓大师比赛等互动体验活动,以趣味横生的形式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此外,基地还创新推出了跨界科学大探险活动。该活动通过从知名科学家IP中找出各行各界真正的科技先锋,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认识名人的同时,深入了解他们背后的科技贡献和科学家精神。以上活动挑战成功者均可赢取精美礼品,进一步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
与此同时,下庄基地积极向韶关市委宣传部推荐巩志根、王明健两位本土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通过弘扬他们的科学家精神,基地成功点亮了青少年的科技强国梦,激励他们未来投身科技事业,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此次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1000人次,既彰显了核工业特色,又实现了科普教育与精神传承的双重目标。
(三)“家庭科普”寓教于乐
为进一步扩大地质科普的受众范围,“科技周”与“六一”双档联动,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举办了“六一”亲子研学活动,将地质科普的触角延伸至家庭领域。5月24日,来自我院的数十组亲子家庭齐聚鼎湖基地,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质科普之旅。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地学科普主题讲座、生物科普互动、参观广东地质文化科普园以及寻宝游戏等。在地学科普活动中,讲解员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孩子们介绍了地球的科学知识、地质变迁的奥秘以及广东地区独特的地质特征。生物科普互动环节则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了各种生物标本,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活动以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的方式,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深化下一代对地质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的认知,进一步推动科普教育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为科技强国建设凝聚家庭力量。
二、“走出去”:科普惠民接地气,成果转化促发展
5月24日至25日,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携矿物化石标本、富硒“土特产”及地质实验课堂亮相第九届广州科学嘉年华。广州市一中活动现场,公众通过触摸实物标本、参与实验操作,近距离感受地质科学的魅力。我院重点展示了“硒资源”转化为“富硒产业”的农业地质科技创新成果,详细介绍了科技工作者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的实践路径。通过技术支撑,富硒产业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显著提升,生动诠释了地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活动吸引数千名市民及学生参与,有效拓宽了公众对广东省自然资源禀赋及地质科技应用的认知,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此次全国科技活动周及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践行社会责任、推动科学普及的生动实践,更是地质科技服务国家战略、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印证。下一步,地调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以科普之力点燃创新引擎,为建设科技强国谱写地质新篇章。
(广东省地质调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