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的崇山峻岭里,时常会有一群人,带着专业的设备,穿梭在大山之中,这里敲敲,那里测测,有时还会挖一包泥土带回去……。他们不是“驴友”,也不是探险家,他们是默默付出的地质工作者。地质工作,这个所谓“冷门又小众”的职业,人们多不了解,但他们却为国家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今天,笔者带你走进区域地质工作的一天。
早上6点,清脆的闹钟伴随着六月的蝉鸣一阵阵响起,粤东某项目基地的成员陆续起床。洗漱、吃早饭、整理出发前的装备,一切有条不紊。7点,大家准时坐上越野车,准备开始一天的调查工作。目的地车程约40分钟,司机薛师傅开车又快又稳,作为20多年的老司机,他是项目组成员的第一重安全保障。由于每天起的早,实习生小胡依靠在车上,微眯着眼睛,还想睡个回笼觉,他已经来项目组实习10天了,似乎还未适应工作节奏。前排的刘工,忽然读了一条热门娱乐头条,顿时大家的八卦之心被勾起,一个个讨论起来。慵懒的气氛变的热闹起来,看大家都精神了,刘工清了清嗓子,收回了八卦话题,开始强调今天工作的重点。“小鲁,今天你跑的路线,要穿过震旦纪的老地层,要注意接触界线以及岩石变质程度……”、“小冯,今天你的路线都是岩体,但要注意粒度的区分”、“小常…”……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车身上,车子穿越在逶迤的山路上,不时惊起一群鸟,这一幕幕,构成一幅日常工作画卷。7点40左右,到达目的地,小伙伴们下车,背起自己的行装,两两一组,开始今天的路线调查。今年广东的“龙舟水”特别长,近乎下了一个月的雨,今日难得的一个晴天,因此要抓紧开展工作。
笔者今天和刘工一起,预计今天的调查路线长度10公里,需要横穿2个山脊。前方是一条羊肠小道,地面依旧潮湿,局部还有泥泞。走了几分钟,看到有出露的岩石,笔者高兴地喊了声:“这里有新鲜基岩,可以定点观察。”在南方强烈风化区,地表植被茂密,岩石风化强烈,能看到新鲜出露的基岩,对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来说,就是发现了宝。笔者打开掌上机,开始一系列定位记录工作。刘工用地质锤敲了一块岩石,在放大镜下观察了起来,“有硅化,有构造角砾,吆,还有蚀变……”他边观察边讲解。太阳已经高悬,林间的温度也已升高,闷热潮湿的环境如同“蒸桑拿”,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滴下。当我们两人仔细记录完这里的地质现象后,后背已然全湿,不敢耽误,整理好东西后继续前行,因为今天的任务才完成不到十分之一。
山路崎岖,植被茂密,近些年,国家大力恢复生态治理,山上已经没有了村民砍柴,以前的小路多已荒芜,杂草丛生。踩着杂草走了有一段,前方已然无路可走了,但我们必须得按预定路线从这里爬上山脊。笔者抽出了携带的镰刀,挥舞着边砍草边前进,这也是广东地质人日常“拱山”的景象。约么1个小时后,我们“拱”上了山脊。山脊上豁然开朗,有一大片基岩出露,阵阵清风吹过,一扫沟谷里的闷热,笔者随即坐在一块巨石上,眺目远望,重峦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刘工感慨道:“无限风光在险峰!很多新来的同事觉得地质工作苦,不愿意“拱山”。但是,地质工作不深入山间,不攀上山脊,你就永远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好的露头可以观察,也就永远看不到这美景!”。想起笔者刚来佛山地质局工作时,就听过一些前辈的故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交通条件差,为了开展工作,前辈们背着行囊,搭着帐篷住在山里,一去就是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直到任务完成才回来。他们在粤北的大山里,还遇到过野生华南虎,像野猪、毒蛇、毒蜂、山蚂蝗这些更不在话下。收回了思绪,继续开展工作。不知不觉间,到了中午,肚子早已咕咕在叫,这荒郊野岭,我们只能自备干粮。笔者迫不及待地拿出了出发前采购的自热米饭,开始捣鼓起来。刘工说道:“现在条件好了,野外也可以吃到热乎饭。以前,我们都是带着馒头榨菜,就着溪水吃。前些年落下的胃病,如今还时不时会痛。”是的,时代在发展,如今交通、通讯、设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不变的,依然是前辈传承给我们求真务实的心。
今日运气好,后半段的路线较为顺利,终于在下午4点左右完成了今日的野外调查工作。收拾好装备和记录本,我们联系了司机来接。六月的天,特别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忽然间阴了起来,紧接着大雨滂沱。我俩撑着伞,站在路边,祈祷着车赶紧到,奈何最终上车后,已然浑身湿透,变成了落汤鸡。
下午5点30分,终于回到了基地,组员们一个个湿淋淋下车,急匆匆去洗澡换衣服。6点钟,大伙儿围坐在楼下的小饭馆里,开心地吃上了一顿晚餐,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晚上8点钟,大伙又聚在一起,开始交流今天所见认识以及布设明天的调查路线。忙完手头这一切,组员们有的和女朋友视频,有的和子女聊天,有的刷刷短视频,忙碌充实而又平和美好。
刘工靠在阳台上吹风,我走过去问道:“刘工,工作这么多年,现在也快退休了,您怎么看待区调工作?”。刘工缓缓道:“我们很多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或者阴差阳错选择了这份职业,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区调填图是最基础的地质工作,我们每一张准确的地质图,可以指导找矿、城市规划、地球科学研究,但同时,我们区调填图工作又是最默默无闻的,因为很多时候不能产生及时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要沉的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我不由得心生敬佩,为我们项目组、我们行业乃至我们国家有这么一批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地质工作者感到骄傲。
传承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所就职的单位广东省佛山地质局,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中苏合作的南岭地质队,在建国初期由当时的苏联专家指导,在广东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六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国家和广东省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绘了广东一半以上的各种比例尺地质图,先后涌现了多个行业领域的教授专家和国家劳模。新的时代,我们会果断地接下重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典型地质现象野外讨论
(广东省地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