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浏览模式
长者助手长者助手 无障碍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践行“三光荣”·奋斗正当时|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海燕:地质巾帼以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文章来源:广东省地质局  发布时间:2025-03-06  点击数:488 

〔编者按〕巾帼从不让须眉,地质亦可绽芳华!“她们”以创新突破书写地质人的担当,以柔肩铁骨守护绿水青山的承诺。值此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致敬地质行业每一位在岗位上熠熠生辉的女性——她们是时代的书写者,更是未来的筑梦人!

江海燕,广东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环地所党支部书记、环境研究室负责人,15年扎根地质科研一线,带领团队奋战在实验室与田间地头,用责任坚守诠释地质“三光荣”精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实际应用。

初心为舵,创新为帆:守护耕地安全的“地质尖兵”

翻开那厚厚的实验记录本,那是土壤修复材料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来时路。江海燕紧盯每一个合成步骤,和团队的同事反复讨论,大量查阅文献。思考时间太长,大脑疲惫的时候,她就去实验室洗器皿,去阳光棚里拔草,让大脑回回血;和同事们讨论问题,激动的时候,脸红耳赤,可一回头又传来她爽朗的笑声。如果发现是自己的观点错了,她总能第一时间道歉,说一句:“你刚刚是对的,我搞错了!”然后继续讨论,修正实验,再来一遍。团队先后申请获批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这些知识产权就是在这样热烈的讨论下累积起来的。

她领衔“江海燕创新工作室”获省总工会挂牌,主持完成了1项广西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州市环保局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先后获市厅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团队研发的“重金属脱毒提硒土壤调理+低镉富硒水稻品种+叶面营养阻镉提硒”联合修复技术,构建了农用地绿色修复新模式,成功在广东、广西推广示范590亩,让镉污染耕地“变废为宝”,助力农民种出安全优质的富硒大米,这项技术获评国内领先水平,助力高镉地质背景区富硒土壤高效开发。

传承精神,心系民生:闪亮地质战线的“铿锵玫瑰”

每逢8月高温酷暑,就和农时抢时间。江海燕说,这几年基本上是韶关做完转汕尾,汕尾干完送样到单位又马不停蹄的赶去广西。踏着晨露穿梭在山野荒林和田间地头,她带领团队用脚丈量着这一片片试验田,坚守每个现场,做好每一次记录,因为只有把控好每一个流程,才可以真实的评估技术的可行性。在野外的调查工作中,十几年没有人到过的荒山,她和团队苦笑一下,镰刀开路,人走过了,路也就有了。她是乐观的,向上的,即便野外工作非常艰辛,意外情况层出不穷,高温酷暑,身体疲乏,她总能在路上找到乐趣,她常说——要哄好自己的那一颗心,这边风景独好。

2020至2023年,江海燕团队完成广东省7市9县区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项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3个县区的野外调查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屏障。还完成了多项公益环保项目,从土壤污染调查到地下水质量监测,用科学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坚实支撑。2021年,她入选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应急专家库,成为突发环境事件中挺身而出的“逆行者”。

(机关党委)


CopyRight @ 2025 广东省地质局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48701号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地质大厦
邮编:510080
联系方式:020-37654302
网站标识码:4400000043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