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犀角其实是一种皮肤角质,也就是说爱美的小犀牛用磨砂膏(含水杨酸和酵素)洗角角,不停地搓搓搓,时间够长把犀角磨掉,也不是没有可能。既然是角质,那么经历了千万年的地质变迁、消磨分解,古生物学家发现的犀牛头骨化石中是不可能看到犀角的。不过这并不能难倒我们,细节显真章,有角的犀牛在头骨上会留下一个褶皱状的痕迹,非常容易辨别。除了通过分析犀牛化石的从属年代来确定地层年代之外,我们还能研究社会学中特定时段人类族群的发展程度,比如历史学家发现北美的印第安人在某段时间曾大量利用远角犀的肋骨化石构建房屋。
(犀牛头骨化石上的角座规模越大表明犀角越大)
一、亚洲双角犀
气候变化对物种基因多样性具有长期的影响。中新世和上新世(约500万年前)之际欧亚和北美的犀牛大量灭绝,至此,北美犀牛完全绝迹。为什么灭绝?据地质学家分析,是因为中新世和上新世交界之际,气温骤冷,空气干燥,北美大草原缺少水分,逐渐退化成半干枯草原,体积越大的动物对环境的变化应对能力越低,当时大量的哺乳动物都没能越过这道坎。
双角犀在这“自然大筛选”中杀出重围,其中一支亚洲双角犀更是残存到今天。为了应对严寒,它们如趋光的植物,一路南迁,奔向温暖,最后到达印度、中南半岛、苏门答腊岛和苏丽曼丹岛,于是便形成了现存最古老的犀牛——苏门答腊犀。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身形不断轻矮化,平均身高1.2米,体重只有600多公斤,这样的小身形使其更适应在热带密林里生存。
除了“移民”的苏门答腊犀之外,一些亚洲双角犀坚守阵地,进化为犀类科普首篇介绍过的披毛犀。披毛犀和猛犸都是人类的同时代著名史前巨兽,在长长的冰期岁月,他们都和古人同行,在许多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作品中成双出现。
(披毛犀画像)
披毛犀和猛犸象和古人一起渡过了人类的早期阶段,但是它们最终没有挨过最后一个冰期。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狩猎时代人类的猎杀,有说是它们无法适应气候的变化。不知道读者您是怎样认为的呢?
二、板齿犀类
如果说披毛犀长得有点四不像,那么从无角犀牛演化出的第二类犀牛板齿犀类的形态就更为怪异了,名副其实的“巨型坦克”。其中,西伯利亚板齿犀和高加索板齿犀体重5吨,更大可以有7吨,几乎不比亚洲象和长毛猛犸小。这样的大犀牛只有一只角,但却从额头延伸到鼻尖。它的大角长达两米,几乎等于自己的身高。它的门牙已经完全退化,而臼齿却非常适合吃草。据古生物学家推测,它的唇部发达,可以把草攒成一团再拉断,这是草食犀牛中最为特化的一种。它也身披长毛,适合北方严寒的气候。和披毛犀一样,它也没能渡过最后一次冰期。
(板齿犀和人类体型对比)
三、亚洲单角犀
无论是板齿犀、披毛犀,还是上中篇介绍的跑犀等,都绝迹于地球漫长的自然选择长河里。但是有一支“新长寿军”在无角犀牛中独立发展出单角,这就是亚洲单角犀,它们大约从2500万年前出现,延续到今天,成为今天的印度犀和爪哇犀。它们和苏门答腊犀一样,目前都生活在南亚东南亚的密林之中。
(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
全新世(一万年前)之后,人类的不断猎杀犀牛,现存的亚洲犀牛仅存于印度和附近的几个岛屿。动物在察觉到身边环境恶劣的时候,会选择停止繁衍,仅存在北非的白犀牛也许意识到自己的悲惨命运,随着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的死去,北方白犀牛已经无法构成一个可传承基因库的种群,已经可以在生物学上被认定为灭绝。
犀的演化共上中下篇,带领我们认识了从类似犀貘的最早类群开始,犀牛的三次兴衰:第一次在渐新世,以跑犀类(包括巨犀)和两栖犀类为主,在渐新世结束之时他们就走向灭绝;第二次是在中新世,跑犀一枝发展成老大哥的地位,在中新世和近新世之际,适应不了严寒气候大规模灭绝;第三次繁荣在更新世的旧大陆出现,双角犀成为分布最广泛的犀牛,在更新世结束之时,披毛犀以及板角犀的灭绝宣告了犀牛最后一次繁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