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以来,粤北韶关遭遇多轮极端强降雨天气,降雨区高度重叠。韶关翁源县龙仙镇、坝仔镇、江尾镇、翁城镇、新江镇、铁龙镇等多个区域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2级预警,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概率极大。防大汛救地灾的关键时刻,有一群脚穿雨鞋、身穿印有“广东地质”绿马甲的工作人员,他们手持记录本、肩跨无人机,穿梭在翁源县域各村镇山坡、道路、水滩和居民生活区,紧锣密鼓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和应急抢险工作。他们是省地质局二九三大队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成员。
技术指导,我们时刻准备着
“高书记,此处风险点为今年降雨所引发的新风险点,现状滑坡体后缘已出现拉张裂缝,在滑坡体这几日新增了多条新的横向平行裂缝,坡体前缘土体已堆积至房屋后缘。现阶段为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我们已建议镇政府撤离坡脚居民2户居民,并在坡面布置彩条布,防治雨水进一步下渗,加速坡体变形。”
二九三大队技术人员现场向翁源县领导汇报风险点现状
翁源新闻报道截图
4月22日,面对前来翁源县星光村调研督导救灾复产工作的县领导,大队放环评中心副主任、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负责人何伟专业严谨地介绍地灾风险点的应急处置情况。他工作包里随时带着充电宝,确保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同时,手机铃声也设置到最大,以便随时响应技术支撑需求,时刻准备奔赴一线。本轮应急抢险工作,他和他的调查队员们,以时时刻刻放不下的责任感,指导翁源县铁龙镇龙集村水浸洞、翁城镇上庙电站、新江镇民治村等风险点撤离人员5户14人,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核查,容不得一点侥幸
4月27日早上7点不到,放环评中心调查员田云已吃完早饭,整理妥当出发进行翁源县靠山建房点调查。前一天晚上,作为小组长的他,已规划好今天的调查路线,出发后迅速到村委与村干部汇合,开始一天的调查工作。只见他进村入户,实地到达每个削坡体,测量坡体形态,判断风化裂隙程度,综合研判风险等级。
这里自然坡体陡峭,山体后缘情况不明,让我们用无人机辅助调查一下,田云熟练的操作无人机升空;这个山腰有棵松树歪斜了,坡脚还有水流溢出,我们必须去山腰看看情况,话毕,田云一个弯腰就钻进了密林。
操作无人机航拍山体高位情况
攀爬切坡查看风险点情况
蚊虫蛇蚁,挡不住脚步笃笃
小心,有蛇!放环评中心调查员乔旭朝着刚下车的同事们大叫!大家仔细一看,离他们不到1米距离的地方躺着一条已经被压死的蛇的尸体。“是条银环蛇,被它咬到可不得了!”乔旭转身提醒队员们马上检查工作包确保防蛇药片随身携带,他很快调整好紧张情绪,又跟同事们一道投入进紧张的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中。
进入南方的汛期后,潮湿黏腻的山区农村,蚊虫蛇蚁随处可见。即使调查队员们穿着着长袖长裤,露出的手腕脚踝仍躲不开蚊虫的叮咬。特别是爬山坡穿竹林开展地灾调查的队员,胳膊和脖子被叮咬得更是惨不忍睹。几天巡查下来,大家得出经验:除了水鞋、雨伞,驱蚊水和打草棍也得是必备物品。
野外调查遭遇毒蛇
毒蛇与调查员们日常配备的蛇药
淌水、爬山、穿林、测量、调查,这就是每个应急调查队员的一天工作写照,为完成好翁源县本轮强降雨的应急保障工作,二九三大队以“汛”为令,冲锋在前,共派出4个应急调查组共12名技术队员。大家舍小家顾大局,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8天内完成多轮翁源县10处在册隐患点、22处风险点的“全覆盖”巡查,以及385处靠山建房点“拉网式”核查,全力以赴打好这场地灾防御主动战。
(放射性地质环境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