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二大队大队长蓝恒春参加中央红色交通线信息柱启用仪式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2-28  点击数:-

        本网讯) 1月9日,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大队长蓝恒春到梅州大埔参加了南粤古驿道“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并参加了在大埔县青溪镇棣萼楼(原中央红色交通线的秘密仓库)举行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信息柱启用仪式。

       据悉,此次活动分为6个环节,集中展示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的具体走向,以朗诵、舞蹈、歌唱、情景剧的形式,再现当年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上惊心动魄、精彩感人的红色故事,通过展示南粤古驿道沿线红色遗产资源创新活化方式,以期反哺苏区老区乡村振兴发展。该活动是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地质局指导,梅州市大埔县人民政府主办。

       中央红色交通线信息柱启用仪式是活动的第四个环节,该项目一共设有四根信息柱,分为总柱、红色号角、红色巾帼和红色耳目,分别设置在青溪中站纪念馆、伯公凹、多宝坑小站和棣萼楼,目的是让游人在游憩中了解历史。信息柱以统一主题进行串联,分批分期在四地互立,通过解说、标识,将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故事线有效关联起来,从而打破物理空间的阻隔,让受众对历史的感知更完整更透彻更有画面感。此次揭牌的这个高2.5米、由40块瓷片组成的信息柱,是二九二大队施工完成的,它的主题是“红色耳目”,主要介绍的是毛泽东笔下的“千里眼顺风耳”——无线电通讯兵,以伍云甫、曾三、涂作潮等为代表,以及当时的一些电台照片、通讯信息和领导批示信息。

       这群无线电通讯兵通过中央红色交通线进入苏区后,直接促成了上海中央与苏区电台的联系,使原本几个月的信息传递变成仅需几分钟或一两个小时,极大地提高了红色根据地之间信息传递时效;大功率电台的运用为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和我国无线电事业开启新局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红军无线电通讯桥梁不可或缺的“鲁班石”,深刻阐释了中央红色交通线是“中华苏维埃血脉”的特殊含义。

信息柱启用仪式(1080P).jpg

中央红色交通线“红色耳目”信息柱启用仪式

兰恒春与项目组合影留念(1080P).jpg

蓝恒春(右三)与项目组成员在信息柱前合影


(通讯员/邓丽萍、陈洪仁) 


版权所有 © 2024-:广东省地质局河源地质调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