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全体响应
“我去!”“我去!”“我也去!”“还有我”……这是发生在6月13日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地灾应急动员会上的一幕,当得知连续暴雨导致诸多地方地灾形势严峻需要支援时,我们的地质队员们纷纷请缨,主动要求上一线,是的,地灾应急,我们一直都是逆行者!
风雨兼程,不畏险阻
自13日起,天空像被撕开了一个口子似的,大雨下个不停,积水、泥泞都不是阻挡地质队员前进的阻力。凌晨2点多,在赶路的档口,地质队员邓明军才忽然想起自己带的7、8件衣物好像已经没有换洗的了,因为一直在辗转中都没有条件晾晒,哪里有险情了,哪里就是他们坚守的阵地,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为的就是跟时间赛跑,尽最大能力地把风险降到最低。几乎每一个人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思考衣服怎么都不干,穿着长袖怎么还能被蚊虫叮得到处都是等问题。
地质队员被蚊子叮得两手是包
舍小家,为大家
地质技术科科长林碧美家的孩子从5月29日起因流感一直生病在家,接到任务时,他正带着孩子在医院打针,顾不得其他,给媳妇交代了有关事项后,匆忙回家简单收拾一下跟着大部队赶往一线。多日的连轴转,他自己也生病了,但依然奋战在一线,跟其他队员一样,白天跑点,晚上整理资料,同时还兼顾着统筹的工作。 队员们都劝他先回来,他笑着摇了摇头说:“这个时候了,啥都没有工作重要,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呀。”
地质技术科科长林碧美正向地方工作人员讲解勘查情况(赵迷迷/摄)
上下联动,最大程度实现 “人防+技防”
此次地灾应急,二九二大队充分秉承了2019年在河源特大洪涝灾害地灾防治经验,上下联动,确保应急救援的高效性。“24小时待命”“汛期流动值守”“半小时响应”和“每小时汇报”四大制度,四支专业救援队伍,通过派遣的12名常驻各市、县自然资源局的技术骨干,将应急技术支撑力量与政府的分级响应系统、数据管理平台、群测群防系统有机串联,形成合力,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省自然资源厅,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人防+技防”。大队长蓝恒春作为龙川县2022年“龙舟水”地质灾害防御专家组组长亲自坐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据悉,截至19日,二九二大队组织了应急人员83人,累计派出313人次,对全市五县两区共70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其中在册224处,排查地灾隐患点478处;巡查原有削坡建房点69处,核查隐患点27处,协助转移群众1325人,出具应急调查简报63篇,处置监测仪器预警6处。
(文/邓丽萍 图/赵迷迷)